-
<正>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建校于1863年,前身是圣心中学和明德女中两所教会学校,至今已有154年历史,是广州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名校之一。学校于1952年定名为广州市第三中学,1978年被定为广州市越秀区重点中学,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1年被定为广州市首批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学校于2006年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07年被确认为广东省
2017年21期 No.26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东省广州市第七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888年的培道中学,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铸就了"爱诚真毅"的校训精神,形成了"传承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发展目标,确立了"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育人目标。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派遣容懿美女士(Miss Emma Young)在五仙门创设培道女子学校,初设妇孺班,3月3日开学,1907年迁入由
2017年21期 No.261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始建于1934年,原名广州培桂中学,著名教育学家马君武为首任校长。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提出"志勤严美"的校训,确立了"爱国、求真、尚美"的办学理念,坚持把"以'至真'育人,育'至真'之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不懈追求。十六中人始终坚守理想、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提出了"队伍强、
2017年21期 No.261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创建有品位的教育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创建于1948年,当时名为广州众贤中学。学校虽几度易名,数度改制,但"中国心,世界眼"的"众贤"文化精髓——培养学生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核心理念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彰显。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学校通过打造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构建多样化的"众贤"文化特色课程,努力创建高品位的特色教育。特色一:国际接轨,特色鲜明开通国外大学直通车。学校是广州市最早开通国际留学项目的学
2017年21期 No.261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拓展社区课程成就粤色精彩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是区属小规模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师生合计不到500人。2011年开始依据学校所处广州历史文化中心点位置和师生本土性特点,从通草画实验项目的开展、广府庙会文化宣传活动入手,铺开了"粤彩教育"实践之路。现代教育必须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大南路小学正是以社会化资源整合拓展教育空间,弥补自身资源的匮乏,让教育活动植根于社会大环境,为学生提供
2017年21期 No.26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广州高职状元学府越秀国际教育基地广东省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是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越秀区)辖内唯一公办全日制省级重点职业中学,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首批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广州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越秀区窗口学校,连续18年荣获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班工作评价一等奖。
2017年21期 No.261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创办于1889年,至今已有128年办学历史,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和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全校高级教师近70人,全国、省、市优秀教师68人。培正中学穗港澳三地一校多门,校誉良好,交流密切。办学至今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培正校友中有两院院士14人。"至善至正"校训和"红蓝精神"是培正人一个多世纪的理念求索。
2017年21期 No.261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小兵;
<正>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享有受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均等,产生了更高的追求。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每个学生都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的需求;在这个注重综合素养、期望全人教育的时代,人们又产生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的资源需要。为了能够满足这些教育需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成立了以广州市第三中学牵头,由17所中小学组成的立体学区,通过整合与盘活学区的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
2017年21期 No.261 19-2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超;具惠兰;
<正>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的"善正教育"特色课程,基于学校深厚的"善正"文化而设置,是旨在培养敢于担当、塑造美好、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善正"人才的课程。课程的实施,助推了学校、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善正"文化是学校百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自1889年创办至今,一直以"善正"文化作为立校之本。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学校把深厚的"培正文化"整合成"善正"文化体系。
2017年21期 No.261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洪奇;
<正>随着新高考制度改革的试行及推广,走班制教学成为应对新高考的一个重要选项。由于流动性和行政班级弱化,走班制也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班级管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为顺利推行走班制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的探索和实践表明,导师制是化解走班制教学中班级管理难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一、走班制教学中存在的班级管理问题在新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走班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走班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
2017年21期 No.261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霞;
<正>教育的宗旨是引导和促进人的发展。学校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学生发展的实质又是基础素质、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要包括品德素养、学习素养、创新素养、国际素养等方面的发展,是各种教育与文化因素整体和系统影响的结果。然而,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课程与课程文化的影响,才是最核心与最关键的。一、树立课程育人的教育教学意识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设定的
2017年21期 No.261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叶丽诗;
<正>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以通草画(用水彩颜料在通草片上画的画,诞生于19世纪初的广州)传承的融合创新为研究项目,深入挖掘社区资源,拓展丰富的广府文化教育,构建特色课程,打造"粤彩教育"品牌,使师生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广府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一、"粤彩"特色课程的开发学校所在的越秀区是广州古城原址,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广州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是广州文化底蕴最深厚、历史最完整的区域。这为
2017年21期 No.261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献;
<正>广东省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根据企业用人观念的不断变化,以"立足国际视野,育应用型人才"为办学思路,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成才发展出发,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促进学校优质与特色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课程体系学校坚持"夯实基础,重技能;突出外语,强素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的就业、升学和持续发展为基础,强化
2017年21期 No.261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欣;
<正>新课程理念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抓住数学教与学的核心策略,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应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而高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学情紧密关联。所以,要问计于学生,切不可以脱离学生,这便是因材施教。数学除了人文性外,还有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教师要挖掘数学课题中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只有从人文性和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入手开展教学,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学人才。一、运用信息技术,贴近学生心理和生活
2017年21期 No.26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洁;
<正>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大领域。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开始拉动各学科课程改革进入新一轮"内涵式"发展。因此,有必要厘清核心素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21期 No.261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贺中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政治性,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在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时政热点,注重课堂趣味性,可显著增强政治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以"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为例,说明如何运用时政热点来激活政治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017年21期 No.26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磊;
<正>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小学劳动与技术(以下简称劳技)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劳技课堂也精彩纷呈。但劳技课中的评价常常蜻蜓点水,一掠而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评价环节不可忽略,并且不能只针对作品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甚至可以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对学生进行变相评价。一、以及时评价鼓励和示范在劳技课上,作品展示与评价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劳技作品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汗水,大多数学生在完成作品后都想将其展示出来并获得
2017年21期 No.261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穗;张侠;
<正>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化活动,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据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把准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学情分析中找寻学生的真实位置。只有直面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动态""学习需求",才能找到数学教学的最佳路径,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有效。以下将结合苏教版小数教材加以说明。一、扫描:直击"教"与"学"的错位现实在一些数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教师精彩
2017年21期 No.26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陶效莉;
<正>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都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视频录像、演示逼真图画等,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充满感情色彩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自觉融入其中。在此,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结合当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对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行阐述。
2017年21期 No.261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惠健;
<正>小学阶段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学生品格的特殊阶段。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至关重要。笔者根据课标精神,以及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了一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模式,即"课前体验,初步感知—课中交流,深化感悟—课后实践,身体力行"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教学为例,介绍具体做法。一、课前体验,初步感知
2017年21期 No.261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泳斯;
<正>语文教学,不仅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承的使命,更应该体现学生的个性之美。而智慧课堂就是一条走向"个性美"的特殊通道。一、智慧课堂模式成就学生的语文个性化学习一是智慧课堂概念解读。《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的定义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而《剑桥英语词典》则将"wisdom"(智慧)解释为"利用知识与经验做良好决策判断的能力"。冯锲的《智慧说》将"智慧"解释为:"智,法用也;慧,明道也。天下智者莫出法用,天下慧根尽在道中。"
2017年21期 No.261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梁丽琼;
<正>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倡导每一个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在教学中都应当受到关注。小学阶段,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让体育与学生的课余活动、家庭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如今,生活化体育教学已成为落实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过分重视生活化而忽视体育学科特点的倾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由此,有效开发生活化的体育教学内容,使其既能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
2017年21期 No.26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立;
<正>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中对于课堂活动的多样化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评价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也需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因此,课堂教学评价需要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使用正面评价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小学体育教学正面评价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相契合,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正面评价的存在能够帮助激励
2017年21期 No.261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丽华;
<正>自OECD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结构模型,美国、日本等国也都在做类似的探索,这说明核心素养已成为一种世界发展趋势。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就预示着核心素养将引领中国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变革。今后的课程设计、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都将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核心素养亦将成为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下该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
2017年21期 No.261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发学;
<正>美术教学可以借鉴"冰山原则",让美术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象冰山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另有八分之七在水下。美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塑造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融入其中,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而冰山露出来的八分之一,必须有八分之七作为支撑,才蔚为壮观。因此,真正可感的美术不是"纯美术",而是应有蕴藏其中的内容,才能让艺术更加厚重和精彩。作者对生活和艺术所进行的长期并广泛的积累,就
2017年21期 No.261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发[2017]4号)有关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部署,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确保实现到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2017年21期 No.26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7月24日,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部署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出席会议并讲话。朱之文强调,要全面分析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把二期提升计划谋划好,实施好,重点做好落实"一人一案",保障义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2017年21期 No.261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6月25日至26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就广泛开展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作出全面安排。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出席会议并讲话。黄坤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2017年21期 No.261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为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2017年9月18日,教育对口支援西藏暨"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总结交流了教育援藏工作情况,并对下一阶段教育援藏工作作出部署。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出席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孙尧强调,全国教育系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
2017年21期 No.26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7年9月28日,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群众工作局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的革命老区"八一"助学扶贫工程启动仪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举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群众工作局、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负责同志,都安瑶族自治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受资助学生代表等出席仪式。该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扶贫的重要
2017年21期 No.26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7年10月13日至29日,第十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北京、昆明举办。本届比赛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在启动仪式、比赛环节、总决赛暨闭幕仪式的策划中,都植入了"一带一路"元素。比赛增加了各国中学生与中国中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赛、学、游、乐、访等多种形式,提高趣味性、娱乐性和体验性。比赛
2017年21期 No.261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